天长先锋网>> 金集>> 工作动态>>正文内容

天长市金集镇人大:以“三员”担当破陈规 绘乡风文明新气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8日  来源:金集镇童文智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以壮筋骨,更要铸魂以聚民心。而培育文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正是乡村“铸魂”工程的关键抓手。近年来,天长市金集镇人大充分激活代表履职动能,组织人大代表主动投身移风易俗主战场,以“宣传员”“践行员”“监督员”三重身份担当作为,为涵养文明乡风、赋能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代表力量”。

深耕群众一线,当好文明新风“宣传员”。“平时多陪父母说说话,比身后办场热闹葬礼更实在”“彩礼少点、幸福多点,新事新办才是真时髦”——在金集镇的村头巷尾、农家院落,这样接地气的宣讲时常响起。镇人大牢牢把握人大代表来自人民、联系人民的天然优势,组建“代表宣讲队”,推动代表们化身政策“传声筒”、文明“播种人”。大家创新宣传方式,线上依托微信群、朋友圈推送移风易俗短视频、图文解读,线下开展“敲门行动”,带着宣传单、倡议书入户走访,用群众听得懂的乡音、看得见的案例,生动讲解厚养薄葬、婚事新办、尊老敬老的重要意义。如今,“树新风、扬正气、创文明”已从代表的倡导,逐渐变成全镇群众茶余饭后的共识,文明新风正顺着田埂街巷,稳稳“飘进寻常百姓家”。

扛起示范之责,当好破除陋习的“践行员”。“要让群众跟着干,代表得先带头办。”这是金集镇人大代表们常说的一句话。为打破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镇人大充分发挥代表“头雁效应”,引导代表从“倡导者”变为“先行者”:不仅带头约束家庭成员、直系亲属,主动简化婚丧事宜,还积极带动左邻右舍转变观念,抵制铺张浪费。同时,镇人大创新推行“干部+代表”联动模式,组织在村“两委”任职的人大代表全员加入村级红白理事会,牵头建立红白喜事“事前报备、事中指导、事后评议”制度,对婚丧嫁娶的流程、规模、开支等进行规范引导。去年以来,仅井亭村、马塘村就通过理事会介入,帮助20余户群众简化办事流程,平均每户减少开支1.2万元,“厚养薄葬、婚事新办”的文明理念在实践中愈发深入人心。

聚焦监督实效,当好乡风建设“监督员”。移风易俗既要“软引导”,也需“硬约束”。镇人大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核心阵地,将监督“探头”延伸到移风易俗工作的每个环节:定期组织代表深入井亭、马塘等重点村开展专题调研,通过与村干部座谈、和群众面对面交流,精准梳理彩礼攀比、丧葬浪费等突出问题;把完善村规民约作为监督切入点,推动各村将移风易俗要求细化为具体条款,明确“反对什么、倡导什么”,让乡风建设有章可循;同时,发动村民代表带头参与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在重要节点协助开展宣传引导、矛盾调解,确保文明新风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全镇11个村(居)均完成村规民约修订,移风易俗知晓率、支持率均达95%以上,乡风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底色”,移风易俗则是绘就底色的“关键笔触”。下一步,金集镇人大将持续深化代表履职实践,依托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进一步完善“宣传+践行+监督”工作机制,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推进移风易俗走深走实,真正用人大担当守护文明乡风,用代表行动助推乡村文化振兴,让金集镇的乡村既有“颜值”,更有“气质”。


上一篇:金集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 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08-28 ] 下一篇:天长市金集镇人大:以“四字诀”为笔 书写履职担当新篇章[ 08-28 ]

主办单位:中共天长市委组织部 承办:天长市党员教育中心 皖ICP备0700665号 联系电话:0550-7770830 邮箱:tcxfw2012@163.com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1181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