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先锋网>> 先锋动态>> 先锋动态>>正文内容

天长市:深化“四库”建设 激活党员教育“一池春水”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09日  来源:

近年来,天长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及省、市相关部署要求,聚焦党员教育基础保障能力提升,通过不断夯实“师资库、阵地库、课程库、教材库”,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建优“开放师资库”,让教育力量“强”起来。坚持“择优遴选、动态管理、培育提升”原则,构建开放共享、素质优良的党员教育师资体系。一是严格程序“选”。采取“个人申报、单位推荐、审核考察、集中评选”递进式遴选方式,重点从理论专家、党政干部、党校教师、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模范、技术专家和乡土能人等群体中广纳贤才,确保师资广泛、结构合理。二是分级分类“管”。将师资分为理论政策、基层治理、现代经济、先进典型等6个类别,建立师资库动态管理机制,每年度对师资库成员进行考核评估,根据教学成果、学员评价等情况及时调整优化,对不符合要求的师资进行调整出库。三是聚焦能力“育”。定期举办党员教育师资力量专题培训班,推动党性修养和教学技能双提升,着力培育一支“政治素质硬、理论功底深、业务能力精、教学水平高”的先锋讲师队伍。截至目前,32人入选县级“皖东先锋讲师库”,7人入选滁州市级“皖东先锋讲师库”。

建强“立体阵地库”,让教育场域“活”起来。整合盘活各类教育资源,构建线上线下结合、室内户外互补、理论实践交融的立体化党员教育阵地网络。一是盘活红色资源“铸魂”。深入挖掘罗炳辉将军纪念馆、抗大八分校等红色旧址,按照党性教育、产业发展、改革创新、历史文化等8大主题,因地制宜打造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53个,形成覆盖广泛、功能互补、多点联动的教学矩阵。二是整合传统阵地“固本”。坚持“阵地共用、务实管用”,充分整合利用市委党校、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等传统阵地200余个,夯实党员教育基础支撑。三是拓展新兴平台“赋能”。运用全景3D技术将实体场馆数字化复刻上线,集成AI导师答疑、学习数据可视化等功能,打造线上沉浸式学习空间,累计访问量达5300余人次。

建好“精品课程库”,让教育内容“实”起来。紧扣时代要求与党员需求,持续优化课程供给,推动党员教育内容提质增效。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课、主课、必修课,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引导广大党员在思想上培根铸魂。二是精准对接需求。聚焦基层实际情况和不同领域的党员需求,分类设计涵盖政治理论、党章党规、革命传统、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廉政教育、红色文化等8大主题的16堂课程。三是创新教学形式。依托乡镇党校、乡村干部实训基地、现场教学点等,大力推广“田间课堂”“车间课堂”“情景教学”等模式,推动教学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党员。同时,整合利用共产党员网、安徽先锋系列平台等线上优质课程资源,丰富学习载体。

建立“特色教材库”,让教育资源“富”起来。立足本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开发打造一系列党员愿学、爱看、管用的教育培训教材。一是深挖本土素材。由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委党校、宣传部、档案馆等部门,围绕天长红色历史、改革实践、先进典型、地方文化等,组织编写了《罗炳辉将军和他的公文包》《芡实产业振兴之路》等一批具有浓郁“天长味”的理论读本、党性教材、乡土教程和实用手册,增强教材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二是转化实践成果。注重将全市在重大项目攻坚、乡村振兴示范、基层治理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生动实践,及时转化为可学可用的典型案例和“活教材”,使党员教育更接“地气”。三是开发特色课程。结合深化“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活动,策划制作《抗大精神 永放光芒》《把一切献给党——“中国的保尔”吴运铎》《烽火峥嵘 书香百年》等15部优质党课课程,满足各级党员教育培训活动需求。

(来源:王仁俊 胡玉萍)


上一篇:贺家平主持召开10月份市委常委碰头会[ 10-04 ] 下一篇:全椒县党政代表团来我市考察[ 10-11 ]

主办单位:中共天长市委组织部 承办:天长市党员教育中心 皖ICP备0700665号 联系电话:0550-7770830 邮箱:tcxfw2012@163.com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皖公网安备 341181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