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先锋网>> 石梁>> 美好石梁>>正文内容

石梁镇:“兵支书”暖心服务点亮乡村温情之光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2日  来源:石梁镇

秋日暖阳洒落在天长市石梁镇古庵村的田野上,一幅军民同心、共建家园的温情画卷正徐徐展开。

10月29日,石梁镇古庵村支书胡恒松像往常一样,踏着晨露赶往西林组独居老人刘长东的家,检查西林组独居老人刘长东房屋安全隐患,随行的村卫生室村医细心地为老人检查身体,“看到他们啊,觉得比儿女还贴心。”老人打心眼里高兴。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天长市石梁镇古庵村村党支部书记胡恒松牵头带领村两委一班人,以军民共建为纽带,创新推出“退伍不褪色 服务暖民心”志愿行动,联合村内30余名退役军人及数十余名村民,成立“迷彩志愿服务队”,通过结对帮扶、定制服务等方式,为村内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士及困难家庭送去关怀与温暖,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深的新时代赞歌。

今年38岁的胡恒松有着5年的军旅生涯,2003年参军,2008年退伍回乡后,始终保持着军人特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2016年,他经村民投票当选为村干部。今年7月,在群众期盼中他肩负起村支书的重任,成了古庵村第一个“兵支书”。

军魂永驻,三名退伍军人村干部挑大梁 “脱下军装,但军人的责任不能丢。”自担任村支书以来,胡恒松深感肩上的担子重了,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村部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他喜欢有事没事到群众家中坐坐,与群众拉呱唠嗑,他知道必须通过与群众近距离接触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群众有话才愿意与你说。在走访中,胡恒松发现村内弱势群体生活存在诸多不便,他立即联合同样具有退伍背景的村委会民兵营长乔原刚、综治专干张天强,牵头组建“迷彩志愿服务队”。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走村串户,梳理出全村共有26户五保老人、1名留守儿童、40名残疾人及57户低保户有帮扶需求,制定出“一对一”帮扶方案。

“我们当过兵,最懂纪律和执行力。”综治专干张天强在动员会上说。在他的倡议下,志愿小组实行“军事化管理”:每周例会部署任务、每周总结服务成效、每月评选“服务之星”,确保帮扶工作精准高效。

独自依靠爷爷生活的留守儿童杨玲,每年开学之际,胡书记都会亲自为她送上一些学习用品(书包、文具等)。胡恒松常说:我当兵时,战友们互相托付过后背;现在当“兵支书”,就该托住乡亲们的希望。

全民参与,从“橄榄绿”到“志愿红”的温暖接力 他们根据自身特长组建了迷彩志愿服务队,为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志愿小组推出“志愿积分”制度:每服务1小时积1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优先享受村集体福利。同时,设立“志愿荣誉墙”,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进行表彰。

据统计,志愿小组自成立以来,已吸引35名退役军人、69名村民加入,已累计服务时长已超200小时,解决实际问题56件,村民满意度达98%。

军民联动,打造乡村振兴“古庵样本” 古庵村的实践得到镇党委政府高度认可。“这种‘退伍军人+村民'的志愿服务模式,既发挥了退役军人的组织优势,又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思路。”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人说。

目前,古庵村迷彩志愿服务小组正与村卫生室合作建立“健康档案”,计划引入社会资源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困难家庭实现“造血式”脱贫。胡恒松书记表示:“我们要把志愿小组打造成永不撤离的服务连队,让军民团结的旗帜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从军营到乡村,从保家卫国到服务民生,古庵村的退伍军人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的铮铮誓言。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军民携手播撒的爱心种子,正绽放出绚丽的文明之花。

 

(来源:石梁镇 任华龙 费小珊)


上一篇:石梁镇:清华美院名家娄建国赠墨宝 艺术赋能社区乡村振兴[ 10-28 ] 下一篇:没有了!

主办单位:中共天长市委组织部 承办:天长市党员教育中心 皖ICP备0700665号 联系电话:0550-7770830 邮箱:tcxfw2012@163.com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1181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