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以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兴领域蓬勃发展,催生了包括货车司机、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等在内的大量新就业群体,已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领域和重要阵地。冶山镇党委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将新兴领域党员发展工作作为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夯实基层党建基础的重要抓手,为基层党组织持续注入“新鲜血液”。
健全组织体系,筑牢“桥头堡”。针对新兴领域党员“无处安放”、组织生活“无人组织”的问题,着力构建灵活多样的党组织覆盖体系。坚持组织覆盖先行,着力选优配强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严格遵循“按需选派、双向选择”原则,选派第六批党建工作指导员19名,联系指导98家非公企业和1家社会组织,并通过实地走访、台账核查等方式,开展“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对新兴领域主体进行全面摸底,按照独立组建、联合组建、兜底组建等方式,实现党组织应建尽建。
精准摸排联系,扩大“蓄水池”。解决“找谁发展”的问题,关键在于精准识别和有效联系。建立协同机制,联合市场监管、工办、交通运输、人社等部门,结合“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活动,通过数据比对、电话核实、实地走访等方式,全面核实信息,建立“一企(社)一档”“一人一表”工作台账。按照“动态调整、按月汇总、季度更新”频率,建立新兴领域发展党员“四库信息”。通过建立“1+N”结对联系机制,从机关、企业、居村选派懂业务懂党建的党员干部担任技能、思政“双导师”,加强与新就业群体的联系与培养,帮助他们在从业技能上提高,思想政治上提升。
优化培养路径,把好“入口关”。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特性,创新培养教育和考察方式。对新兴领域入党积极分子实行积分管理,进行动态考核调整,通过设置理论学习、志愿服务、业务技能等5类12项指标,进行量化打分,年度积分作为确定发展对象的重要依据,把表现突出的先进分子及时纳入组织培养视野。在培养教育上,探索打造“灵活思政课堂”,利用碎片化时间,在党群服务中心、“司机之家”“暖心驿站”、社区志愿服务一线等场景,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职业素养提升+实践服务”融合培训活动,破解新兴就业群体“工学矛盾”难题。
(来源:冶山镇 吴晓芳)
上一篇:千秋街道:“三融”聚力促担当 流动党员焕新彩[ 07-25 ] 下一篇:没有了!
主办单位:中共天长市委组织部 承办:天长市党员教育中心 皖ICP备0700665号 联系电话:0550-7770830 邮箱:tcxfw2012@163.com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皖公网安备 341181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