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滁州天长市深入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行动,聚焦“三个突出”,注重“上下联动、内挖外引、因材施教”,不断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突出“上下联动”,精准化压实多方责任。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将后备力量培育置于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全局中通盘谋划,构建起“市级指导、镇街主抓、村党组织落实”的一体化责任链条,县级领导干部深入包联镇街,逐村听取汇报、与后备干部逐个谈心谈话,全面掌握其思想动态、能力特长与发展潜力。二是坚持精准施策。各镇街党(工)委班子成员主动下沉,对照各村的发展实际、短板弱项和长远需求,实施“一村一策”。综合考察村情民意、产业结构、治理难点等因素,实施“一镇一库、一人一档”,为每名后备力量建立成长档案,进行精准“画像”,确保“好苗子”匹配“好土壤”。三是夯实组织基础。村级党组织深入开展“逐户遍访、逐人研判”活动,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寻访”。党组织书记带领班子成员,走进农户家中、深入田间地头,在与党员群众的广泛交流中,精准识别本土优秀青年、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等潜在人才,牢牢把握人才培养主动权,切实做好选人育人工作。
突出“内挖外引”,精准化拓展优质源头。一是细化选人标准。明确“双好四强”,即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服务能力强、担当精神强6项正面条件和“十类不宜情形”负面清单选人标准,突出“一懂两爱”,即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为农情怀,把好入口关。二是拓宽选人渠道。明确“九类”重点群体,全方位摸排懂发展、肯奉献的致富能手、务工经商人员53名;动员教体等部门,摸排有热情、有能力的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70名;优选业务突出、群众认可的现任村干部215名。三是规范选人程序。实行申报过关制,经市镇两级干部逐村走访摸排、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各镇(街道)党(工)委结合村党组织星级创评、村班子届中分析、履职考核等情况分析研判,16家县级单位联审,市领导全覆盖考察,审定村书记后备力量338名。
突出“因材施教”,精准化淬炼过硬本领。一是系统培训。把后备力量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全市村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每年全覆盖开展集中轮训和专题培训,常态化组织开展名村挂职、观摩学习等,让后备力量知道干什么、怎么干。二是结对帮带。实行“三个一”导师帮带制度,在镇街领导班子成员中明确一批、在本地村党组织书记中优选一批、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熟悉“三农”工作人员中精选一批,专项指导、定向联系。今年以来,后备力量与150名帮带导师共同参与项目建设、矛盾调处、志愿服务等事项537件。三是轮岗历练。围绕党建、发展、民生、稳定四大主线,分设“实战岗位”192个,安排后备力量轮岗历练,持续提升重点攻坚能力。市镇常态化分级组织参与历练的后备力量开展谈心谈话、座谈交流,及时掌握后备力量的思想工作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切实提升后备力量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来源:陈金玉)
上一篇:天长市:打造“三大课堂”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 10-16 ] 下一篇:没有了!
主办单位:中共天长市委组织部 承办:天长市党员教育中心 皖ICP备0700665号 联系电话:0550-7770830 邮箱:tcxfw2012@163.com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皖公网安备 34118102000224号